中教数据库 >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 文章详情

认知对等及其认识论意义

更新时间:2023-05-28

【摘要】形式、意义或功能对等的理想诉求在现实翻译中遇到了诸多难解的问题,皆因其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基础本身存在着缺陷。本文提出的"认知对等"指人类的认知图式在不同的语言里所共享的本体性特征。该概念牢牢把握语言的本质特征和认知的基本规律,在认识论上强调主观与客观、一般与个别、静态与动态的有机统一,因而具有理论上的自洽性和解释上的内在一致性。现实翻译中的不对等系由认知的主体性和同样具有主体性的文化因素所致,认知主体识解的参与导致概念化方式的差异,从而产生不对等。认知对等的价值在于阐明了本体论层次的认知对等是翻译行为的逻辑起点。由于认知对等,人类才有实现有效交际的可能。

【关键词】

308 2页 免费

发表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已发布 0条)

点亮你的头像 秀出你的观点

0/500
以上留言仅代表用户个人观点,不代表中教立场
相关文献

推荐期刊

Copyright © 2013-2016 ZJHJ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1570号-13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0866号